前言
一般初學者在接觸桌球這項小眾運動時,由專業教練的建議下,先選擇純木拍來鍛鍊基本功,苦練之下,可以激發興趣及開展未來的國手生涯。而純木拍依其結構用料可分為五夾拍、七夾拍,五夾拍有軟、硬、厚之分;而七夾拍則有軟、硬兩種。這裡就五夾拍做簡單介紹,對於七夾拍,就請各位看官靜待下回分曉了!
五夾拍:
軟五夾一向是初學者的最愛,優點在於方便好使,容錯率高,易於控制方向;缺點就是拍子的彈性不足,需發大力去擊球,打了幾場下來,相信初學朋友早已氣喘吁吁。
硬五夾適用於具有基礎的球友,底板的構造除了保有原本軟五夾的手感及咬球感,更加硬彈,可以做出更多美妙弧圈動作,一瀉千里的快攻技術;缺點就是姑且不論膠皮灌油與否,在打40+新球的時代洪流下顯得力不從心,少了一擊必殺的威力!
厚五夾較之其他純七夾拍的厚度,乃為有過之而不足。支撐力、彈性更好,做出借力使力的動作頻繁,更可凸顯出結構優異性;缺點就是拉球太直,沒有詭譎多變的路線,再者因為重量太過沉重,所以處理台前小球,不見靈巧略顯遲滯!
兄弟球拍材質特性介紹
NITTAKU公司一向是日本桌球用品製造的翹楚。針對以上各種結構五夾拍的優缺點,截長補短,頗具巧思地,將純木五夾拍展現出3木+2碳的夾板變化,期能從重量、攻擊性、彈性等,製造擊球質量較高的優質而良性的改善。
1.RUTIS:
板面尺寸: 157×150 (mm),厚度: 5.5mm,採用3木+2碳的配置,纖維
是G-Carbon, 重量85g(加減5g)。
第一層與第五層面材使用較硬的胡桃木(硬性木材),第二層與第四
層是G-Carbon(G-Carbon~〝Glasscross+Unidirectional Carbon〞)
,則是使用玻璃纖維層和碳纖維層上下交疊,中間大芯採用較軟的梧
桐木。
目前中國世界冠軍馬龍曾在大型世界比賽使用過它,屢創佳績,
使得它的聲名大噪,故有網友將其稱之為「馬龍拍」。能受到馬龍大
師的青睞,成為稱霸世界桌壇的霸主,所使用的武器絕非凡兵俗鐵,
它是一把算堅硬的拍子,可以擁有非常清脆的手感。弧線穩定,
落點準確!也能打出球速,擁有回球的高質量,形變很少。在推擋時,
有著雲深不知處的空虛感,然而都不損其快準的特點。既然較為輕、
薄,轉換拍面時,自然拍走輕靈,拉球時的球感或說吞吐感會更明
顯。
在拍柄的設計上略細,更能方便在拉球時轉動拍子角度,對於球
體,能有多一點的包覆,不過這也犧牲了原本的穩定性。特點在於用
了橫向梧桐大芯,足以提供更多更細緻的手感,以求增加進攻成功的
機率
若有噩夢就是在拉高吊弧圈時,只要在球桌下,就像拿著一塊鐵
板在揮擊,此時發出輕柔力氣,放鬆手腕加轉,應該會有所助益!
2.RUTIS POWER:
板面尺寸: 158×151 (mm),厚度5.8mm,也是採取3木+2碳的配置,纖
維是AD-Carbon,重量87g(加減5g)。
第一層與第五層面材使用較軟的胡桃木(硬性木材),第二層與第四
層是AD-Carbon(AD-CARBON是一種高度壓實的碳結構,採用3000支集
束碳纖維夾層的硬質,再縱橫交錯編織成碳纖維層,可以具有更強的
攻擊性和更高的彈性。),是使用玻璃纖維層和碳纖維層上下交疊,
中間大芯採用較軟的梧桐木。
本把球拍設計以攻擊為主,讓彈速及旋轉發揮更出色的絕妙組
合,而又能準確掌握球感,非常適合近台及中遠台弧圈攻擊型技術
選手使用。
此外,針對Rutis太過通透的特點,作了以下的改變:Rutis Power
的大芯厚度加厚,但總厚度小於Rutis ; 在這種設計下,可以增加
攻擊性成為一把暴力拍。儘管厚度變薄,AD-Carbon就扮演著舉足
輕重的位置。
3.RUTIS REVO:
板面尺寸: 157×150 (mm),厚度5.7mm, 也是採取3木+2碳的配置,
纖維是FE-Carbon, 重量87g(加減5g)。
第一層與第五層面材使用較軟的胡桃木(硬性木材),第二層與第四
層是FE-Carbon(FEEL-CARBON是一種中度壓實的碳結構,採用1000
支集束碳纖維夾層的軟彈性質,再縱橫交錯編織成碳纖維層,既能
保有攻擊性和更高的穩定性,能充分掌握穩定的攻擊為目標的彈性
組合纖維),自Acoustic Carbon、Violin Carbon、Latika Carbon、
Kasumi Special等知名底板都是使用此種碳纖維層製成。中間大芯
採用桐木?阿尤斯?。
評測
對於前面兩支拍子,已有許多前輩先進做出諸多的測試報告,在這裡就
不贅言,直接進入主題----RUTIS REVO的試打評測。
首先先說明配置:1.RUTIS REVO FL 89克
2.正手貼上NITTAKU FACTIVE MAX、反手則是XIOM
VEGA ASIA MAX
基本上,筆者認為這是一把中等硬度的底板,徒手敲擊所發出的聲音與
RUTIS POWER差異不大,但比RUTIS扎實;應該是碳纖維排列及大芯厚薄不
同所致。量測底板厚度發現如下:RUTIS(5.5mm)—RUTIS POWER(5.8mm)
-RUTIS REVO(5.7mm),由此可知必與速度、操控性有關!
碳纖材料的選用,胡桃木面材、碳纖材料與梧桐木大芯的搭配組合,直
接影響到擊球的手感:從G-Carbon到AD-Carbon再到FE-Carbon的材質變
化,與其說是對市場的妥協,還不如說是NITTAKU公司的貼心設計,此舉在
讓消費者能夠深切感受到公司的用心!
實際上桌之後,發覺RUTIS REVO是一把較好操控的底板(與前兩把同
系列底板做比較)。看官莫急,且聽筆者道來:一上台拉打時,腳步站好、
動作做完全,擊出的球弧圈極美,有如弓形的七彩霓虹。本身底板的支撐度
足夠,擊球感更清脆。近台的小球處理幾近完美,不論是切、削、挑、撥,
均能得心應手;中遠台的發揮亦是令人滿意,透過FE-CARBON與胡桃木面材
的結合下,力道強勁使用起來,卻有細緻溫柔的感受。球在觸板的瞬間,球
感爽脆,具有十足韌性,幾乎感覺不到明顯的震手感,較能反應拍子本身結
構特質。取而代之的是更好操控的滑溜順手,上台率更好。發力時在拍面有
些許停滯感,脫板時,球速快且帶有下竄,也易於做出旋轉,擊球十分舒服。
又由於FE碳穩定的柔順感,對手強力的來球,可以藉由底板本身形的協同
配合,反饋更好,不會拖泥帶水,能夠發揮較佳且溫柔的彈弓效應,以求更
符合40+新塑料用球的特性需求。
後記
RUTIS REVO既有RUTIS的輕靈,也有RUTIS POWER的猛烈,兼容並蓄,
真是現今難得一見的絕佳好拍!值得向大家推薦!
筆者在寫這篇評測時,聽到RUTIS 已經停產的消息,令人不勝唏噓!
「江山代有才人出,各領風騷五百年」在無情的時代洪流下,這也是遲早的
事!